新闻动态

课程回顾丨晏辉教授精彩讲授《管理伦理学》

作者:管理员 / 2019-06-05 16:23:27

2019年5月316月2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哲学27班开学典礼及首次课程顺利结束。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伦理研究所所长晏辉管哲27班同学精彩讲授《管理伦理学》

晏辉老师1.jpg

晏辉老师此次的授课以学科高度与问题深度为目标,以中西马哲学为切入点,从伦理学的高度向学员们精彩地讲述了中国问题与问题中国、伦理学的基础理论与实践、伦理学的书写方式以及组织管理中的伦理学等问题。


“中国问题与问题中国”部分,晏辉教授首先从四个“三”理论出发,提出三种社会领域,即政治、经济、文化三领域;三种社会价值,即政治提供政治保障、经济提供社会生活资料、文化解决意义支持;三种价值观,即正义与平等、效率与公平、自由与幸福;以及三种社会形态即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其次结合现实问题详细分析政治、精英、精英社会之间的具体结构关系,并指出当代中国已经进入精英社会;接着,晏辉教授谈到了企业、企业家、企业家的伦理精神以及企业文化,认为企业家伦理应该具备四个方面:理性精神(理论理性;创制理性;实践理性);情感能力;反思与批判;集体意识(充分且公正发挥每个人的力量);


“伦理学的基础理论与实践”部分,晏辉教授首先从伦理学的前提问题,即为何要拥有德性出发,接连向学员们阐述了德性是什么以及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以善念存诸心中,身心互得其益,此谓内得于己,即德性;以善行施之他人,众人各得其益,此谓外德于人,即德行与规范”的论述给学员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1559722177283676.jpg  1559722177607300.jpg 


“伦理学的书写方式”部分,晏辉教授从三个方面对伦理学的书写方式进行了提纲挈领式地阐述。第一,从导论的三个方面——全局性、根本性、基础性阐述了伦理学的问题域;第二,伦理学主要有亚里士多德的幸福伦理学、康德的义务伦理学、功利主义伦理学、契约伦理学以及儒家伦理中的心灵哲学共五种书写方式;第三,晏辉教授分别从心灵与德性(即德性论——伦理学的内在方面)、规范与责任(即规范论——伦理学的外在方面)以及德性与生活(即实践论——伦理学的内外结合方面)三个维度对伦理学的主体内容进行了讲述;


最后,晏辉教授结合学员的实际,提出了转型中国的管理伦理基础、做好自己以及幸福原理,提高自身的素养与素质,并对学员们提出了希冀。


晏辉教授用贴近生活的例子和幽默生动的语言让大家不仅感受到了伦理学以及哲学的魅力,而且对于自身的困惑与方向也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赢得了学员们的阵阵掌声。三天的课程深刻而又生动,严谨而又活泼,学员们都表示收获颇多,打开了自己关于管理伦理学的知识大门。

1559722450477602.jpg

小编有话:

本次课堂也迎来了几位特别的同学--曾在华为工作了二十多年的技术大牛。做为在技术研发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华为铁军”代表,他们经过3天的学习,对管理哲学有了全新的认识。

来自张颖同学的感悟:

1559722516587696.jpg  1559722516216579.jpg

如果只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我觉得是---“震撼”。这是一次“哲学”领域的启蒙之旅,就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第一次看万花筒里的世界:哲学的世界如此博大精深,瀚海无边。这是一次聆听人生智慧的对话,在短短三天的世界,晏辉老师通过哲学的视角告诉我们如何去认识自我,寻找自我,提升自我,晏老师知识体系的完整广阔,也让我们对中外哲学这一场珍馐美馔大快朵颐!


从学校毕业到步入职场,参加的培训很多,但总是觉得缺了点什么。晏老师这三天的管理哲学课程让我恍然大悟,缺的就是“纯粹”。带着求学的初心来北师求学,晏老师用渊博的学识,缜密的逻辑,高尚负责的师德,带给我们的是原汁原味的“哲学”知识。这三天里,没有眼花缭乱的PPT,没有所谓企业最佳实践的商业命题,就是带着我们尽情领悟哲学世界的“是其所是”---心灵之序, 它渗透到我们生命历程的每个角落。


来自李奕峰同学的感悟:

1559722728421009.jpg

很幸运有机会参加3天《管理哲学》的学习,享受一次心灵之旅,冥冥之中的缘分。我目前从事企业管理咨询行业,客户基本上都是高科技企业。在咨询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在听晏辉老师讲课时,有种顿悟、迎刃而解的感觉。很多问题从哲学的视角都变的容易回答。客户经常会问,为什么要建立流程,我们加强沟通就可以解决。晏老师告诉我们,沟通也需要成本,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建立流程,就是把做事的方法固化成做事的制度,减少沟通,这样企业的成本就会降低。还有在IPD变革时,很多公司的组织架构要进行相应调整。但由于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组织调整阻力比较大。很多客户会问,为什么要改?现在不是有相应的职能吗?晏老师在讲解组织的定义时,明确指出组织是为了有效地达到特定目标。所以,当组织架构妨碍目标的实现时,就要进行调整。类似这样的例子非常多,无法一一列举。